哲学不能烤面包
沈奇岚
亲爱的李妍,
见信舒眉。
你大学毕业了,你“因为擅长找到标准答案,所以考试门门高分”,可“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独立思考”。在实习和找工作的过程中,发现“以前学的知识根本用不上,而且对这个社会根本一点看法都没有”。你说自己是一个“应试教育的成功作品,却是这个社会的失败的作品”。
你说你“在为了学习而学习中,丧失了思考的能力”,你问我,哲学能不能教会你独立思考。
谢谢你,让我有机会来说一说关于哲学的话题。
首先要告诉你的是,哲学的不能:哲学不能烤面包(这是我的大学老师的名言)。
除非将来当大学老师,否则以哲学为职业,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现代社会不是古希腊,没法在职业一栏里写:思考人生。
好吧,这还得从头说起,我高中的时候对哲学也没有什么好感,和你一样,抄写背诵着“世界的本源是物质”之类的的陈词滥调,也觉得思考世界本源的人是想太多的。直到进了大学,开始真正地读哲学。
“真正地读哲学”,是指直接接触原著,不再看那些被剪裁过的思想。
这是独立思考的意义,也是读大学的意义:拒绝自己的思想被随意剪裁。
你说你能毫不费力地找到标准答案,哲学是以质疑标准答案为前提的。
你看苏格拉底怎么问人,就知道质疑和追问是哲学的基本功。你将试着去理解那些哲学家如何理解世界。你将试用他们的眼光来思考自己的世界,得出自己的结论。
世界如此巨大复杂,我们需要不同的眼镜来帮助我们看清世界。那些不同哲学家的思想,就像不同度数的眼镜,每次戴上都可以多看清楚一点世界。
当然也有提倡不戴眼镜回归内心的哲学家。任何一副眼镜里的世界,都不代表世界的真相。我一直相信,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和广度,取决于他可以从多少个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。
你擅长找标准答案,那就像戴上了某一种特定的眼镜,凭着这副眼镜,你可以在高中甚至大学期间安全度过。可单单凭这副眼镜,你将无法看清和理解这个世界。
因为生活没有标准答案,你的找答案技能在进入社会之后不再有效,找到要点不足以让你理解这个世界。
你先要消除找标准答案的副作用——丧失学习乐趣,对知识不再有天真的狂喜,所有的努力都为了那毫无感情色彩的分数。
你应当要恢复自己对学习的兴趣,就算大学毕业了,值得追求的知识依然多不胜数。倘若你说“反正我又用不到”或者“这个学了没有用”,那么不能烤面包的哲学,你也不必学了吧。
如果你打算独立思考,请一定要再想一想这种“学的东西非得有用”的想法,到底是来自你的内心,还是你无意识的人云亦云?
世界上的确有不少人,常常引用着这位那位哲学家的话,做着这样那样的雄辩,在辩论时压倒对方。这不是哲学的真正用途。
哲学让人谦虚,懂得聆听。
哲学让人真诚地面对自己,保持对他者的开放性。
哲学让人能够理解他人,哲学是通向内心的路,是连接自我和世界的桥梁。
独立思考,是哲学的必由之路。
生活本身是最好的书本,没有一个人因为读了哲学而对生活更有把握。
事实上这件事情的因果关系刚好相反:经历了生活的人们,再读哲学书的时候,才会发现:原来是这个意思!这下真理解了。
没有生活的哲学是干燥的,年轻的你不必马上埋头在哲学书中。努力尽力地生活,才是你的头等要事。顺便看些书,随时把那书里说的道理和自己的生活做些对照。
罗素的《西方哲学史》可以翻来看看,他因此得了诺贝尔的文学奖,写得真的不赖。这书好比一场哲学家的自助餐,你尝到了合你口味的哲学家之后,再找这个哲学家的作品来看。
生命的每个阶段需要的哲学养分都不同,你每次都可以找不同的哲学家来获取新的营养。多备一些眼镜,世界看起来才会多彩一些。
看书去吧,生活去吧,快乐地享受这一切。